烟气脱白技术及应用行业
关键词:烟气脱白技术, 烟气治理
烟气脱白是什么?怎么进行烟气脱白效果好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来了解下烟气脱白技术。
脱白就是“脱白取水技术”,对烟气进行降温取水,使烟达到排烟温度、湿度等环保要求,把热量收集下来再利用,消除了烟囱出口“白烟”。
我对烟气脱白的认识,有两层含义:
首先是比较彻底去除烟气中有害成分,包括减少氮氧化物、硫化物、各种烟尘颗粒物、气溶胶、超细结晶盐颗粒物的排放;
其次才是减少白烟的视觉观感。白烟没了、但烟气中的有害成分总量没有根本控制,很明显是自欺欺人、掩耳盗铃的做法”。
烟气脱白的主要目的
就是排烟实现一年四季无白是起码要求,可解决视觉污染,以安广大人民群众之心;可以减少对飞行、高速公路运输的影响;
烟气脱白四个功能:
①有利于除雾霾;
②节水;
③节能;
④处理废水;
烟气脱白技术:
1.烟气冷凝再加热技术
2.MGGH技术
3.电磁脱白技术
4.SCR工艺
首先烟气脱硝普遍采用的是SCR工艺;一次除尘普遍采用布袋除尘、或电袋一体除尘方式;烟气脱硫采用石灰石-石膏法工艺居多,个别采用氨法、半干法等工艺;烟气脱硫后又普遍进行了二次除尘改造。可为什么又说相对、比较“干净”?一是距离《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二是即使号称达标排放项目,氮氧化物、烟尘颗粒物的排放,也是处于“亚健康”达标排放状态,有硬件问题、也有检测手段的问题”。
5. DPS(De-Plume System)利用氟塑料换热器对烟气进行冷凝脱水和再加热,可以在确保安全运行不发生腐蚀的前提下高效脱除烟气中含有的水分,降低排烟的含水率,显著改善甚至完全消除白烟现象,改善烟囱排放视觉效果。
如果不降低烟气中的水分含量,单纯依靠加热提高烟气的排放温度,即使加热到很高的温度,在寒冷地区,仍然不能有效改善白烟现象,并且还会无谓消耗巨大的能源。
针对烟囱排放烟气在冬季时容易发生白烟,首先对净烟气进行冷凝除湿,降低含水率,脱除的水分可以回收再利用。然后再利用原烟气余热适当加热净烟气到合适的温度排放,即可大大改善甚至完全消除白烟现象。采用这种方法,在脱白的同时,可以实现烟气余热利用,节省能源,同时还可以进一步降低净烟气中灰尘含量,并实现节水和回收利用,可谓一举多得。
烟囱排出的饱和湿烟气与温度较低的环境空气接触,在烟气降温过程中,烟气中所含水蒸气过饱和凝结,凝结水滴对光线 产生折射、散射,从而使烟羽呈现出白色,俗称“白烟”。
采用气气降温+静电除烟技术,针对湿烟羽(白烟)的排放进行治理,从而消除白烟。
技术成熟可靠;设备体积小,节能;能适应各种带腐蚀的工业烟气;方便拆卸清洗和维护。
通常情况下白色烟羽严重程度:冬季>秋季≈春季>夏季。冬季由于环境温度相对较低,由其是在北方,更容易出现白烟;夏天由于温度高,出现白烟的几率低。
烟气脱白治理要坚持两个原则:
一是经济,考虑投资运营成本;
二是务实,走实用的技术路线。
烟气脱白两种技术框架设计的思路:
烟气脱白要求不同的气源,污染物组成、成分不同,治理的思路、技术路线也不同。
一是对白烟污染不太严重,但观感、及实际污染物距离排放标准有差距,稍加改造就能达标的情况,大幅度降低脱硫吸收塔出口烟气含湿量,轻松满足达标排放要求,适用在中等规模以上的燃煤锅炉等项目;
二是对白烟污染严重,观感、及实际污染物距离排放标准有巨大差距,在不增加辅助热源前提下,采用“成熟技术”协同治理的技术路线,在比较经济的投资、运行费用基础上,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白烟排放”。
需要烟气脱白的行业:
烟囱白烟,来源于各行各业,包括:燃煤发电、垃圾发电、生物质发电、供热锅炉等烟气;
钢铁行业烧结机、球团、竖炉、转炉、热轧生产线产生的烟气;
焦化行业焦炉烟道气、水熄焦烟气;
玻璃、水泥、砖瓦、陶瓷窑炉产生的烟气;
能源、有色、化工、石化、建材等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
此外还有些特殊行业,比如:PVC(聚氯乙烯)糊树脂装置干燥尾气,尾气成分为水蒸气、微量粉尘、醇类,还有少量氯乙烯(VCM);
比如:生产玻璃棉的企业涉及两部分改造问题,
一是固化炉烟气,
二是玻璃窑炉烟气,一部分是有组织排放的粉尘,需要进行达标排放改造,另一部分无组织排放粉尘,需要先收集、再治理;再比如:硫酸行业,存在可溶性硫酸盐和硫酸雾的治理问题。